公司党建
  • 分享
准确理解和认识审计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4-03-07 18:34:01 来源:火狐官方站点


  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把“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作为调查了解记录中应当反映的内容,在开展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也即识别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的高风险领域,从而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应对措施。审计人员根据项目真实的情况,运用重要性原则和审计风险理念开展审计实施工作对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所谓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实际上,重要性可以解释为可容忍错报或漏报的最高界限,超过这个界限的错、漏报是不能容忍的,而低于这一界限的错、漏报是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审计人员对重要性做评估的目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所谓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而审计人员未能发现的可能性。为了防范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当对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做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审计应对措施,确保重要问题能够被发现。二是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可以使审计组在分配审计资源时向审计重点领域倾斜,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

  重要性水平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审计人员根据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合理确定所需的审计证据,并据此决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重要性水平确定的过程,实际是审计人员对影响重要性的各种各样的因素进行判断的过程。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要关注六个方面因素:

  一是报表使用者的要求。如果会计报表使用者范围较小,且其决策对会计报表信息的依赖程度较小,可确定较高的重要性水平;反之亦然。

  二是被审计部门的财政收支规模。一般而言,财政收支规模较大的单位,其重要性水平的绝对值一般也较大,但其相对值一般较小。

  三是会计报表项目的性质。不同性质的会计报表项目具有不一样的重要性标准,对重要的会计报表项目,例如涉及财政性资金的会计科目,要从严确定重要性水平。

  四是审计机关对该审计项目审计风险的要求。对审计项目而言,如果审计机关规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较高,其重要性水平也可相应高一些。

  五是可利用的审计资源。在审计时间、人力等资源充裕的情况下,可制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以收集数量更多的审计证据。

  六是以往对该部门审计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如果在以前对该部门开展审计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较为适当,可作为本年度确定重要性水平的依据,但应考虑被审计单位内外情况的变化对其加以修正。

  1、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评估。一是合理选用判断基础。对于政府部门、预算执行单位及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而言一般以被审计单位的收入总额或支出总额作为判断基础。对于收入来源全部或大部分为财政拨款的单位,可选择年度财政拨款收入作为判断基础。二是采用可行的计算方式。对于按收付实现制核算的预算单位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按收入或支出总额的0.5%-2%确定。

  2、账户余额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人员应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各账户或各类交易,或单独确定各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对于账户余额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可以分配,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在判断某账户余额或交易重要性水平时,审计人员应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各账户或各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对有可能会出现错报、漏报的账户或交易,应尽可能将重要性水平定得低一些,以使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能执行更详细的审计程序。二是账户余额重要性水平与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各账户余额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该等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果单独考察某一账户余额发生的错误也许不重要,但同其他账户余额的错报累积起来就很可能构成了整个会计报表的重要错报。

  重要性是针对问题而言的。如果某一问题未被揭示可能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则该问题被认为是重要的。审计人员判断问题的重要性,需要仔细考虑三个因素:一是问题性质。例如,违法犯罪问题比一般管理不规范问题更重要。二是问题数额。同类问题中,金额大的问题比金额小的问题更重要。三是问题发生的具体环境。相同性质、金额的问题对于不同资产、收入规模的被审计单位来说,其重要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是问题的性质,例如是否属于涉嫌犯罪的问题,是否属于法律和法规和政策明令禁止的问题。揭示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是法律赋予我国国家审计的重要职责,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国家审计工作的重点。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对法律和法规和国家政策的遵循情况,促进法律得到严格执行。

  二是问题的主观恶意情况,例如属于故意行为还是过失行为,是衡量问题恶劣程度的重要标准。

  三是问题的规模。可以从问题涉及的数量或者金额来衡量,例如某一违规问题涉及的单位数量、涉及的违规金额等。

  四是问题的后果或潜在后果。既能够最终靠造成的损失金额进行直观判断,也可以从问题产生的影响来分析、衡量。例如,与单个违法违规问题相比,涉及政策、体制或者机制严重缺陷的问题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更广泛和深刻,审计人员一定深入分析和查找这类缺陷,提出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和优化机制的建议,促进问题的根本解决,充分的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又如,引发政府行政首长、相关领导机关及公众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审计人员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再如,信息系统模块设计缺陷问题对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不论是否已造成实际后果和损失,审计人员都应及时揭示和反应,并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改进和完善。(摘自湖北审计网)

上一篇: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含义 下一篇:2017年注会考试审计考点:审计重要性